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五】原创游戏小说《野人纪》 之 瓦鲁维与瓦鲁达爷孙

本帖最后由 凯-岗 于 2010-1-18 16:47 编辑

长篇小说连载《野人纪》



五、野人瓦鲁维与瓦鲁达爷孙



    瓦鲁维不认识自己的孙子和孙女,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当年他离开德沃山谷时,儿子才刚满月不久,如今已是育有一子一女的父亲了。但瓦鲁维来不及认识他的儿媳妇,瓦鲁达他妈在生下瓦鲁达的妹妹瓦夏的当天就难产死了。

    由于家里没有女人,瓦鲁达他爸又经常在外打猎,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年幼的瓦鲁达承担起了半个母亲的工作,照顾幼小的妹妹,用石刀切碎干肉条塞进她嘴里,拿藤条把她捆在背后上山捡枯柴,把她扔进池塘泡干净了再捞回来,等等。还好有族里其他妇女经常过来帮忙做些孩子们做不了的活,比如给瓦夏喂奶,给孩子们缝御寒的兽皮,等等。爷爷瓦鲁维回家后,情况大有改观,塌了半截的房子很快修好捆扎实了,门前的土坡也铲平了,屋里那个挖空的树墩也盛满水了——那是石器时代的水缸。瓦鲁达他爸一直以来就住着瓦鲁维的房子,没有另行盖房自立门户,主要原因是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瓦鲁维回来后,就造成了一家三代同堂的局面,这在野人社会是不多见的。
   
    似乎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养育子女的过程,回家后的瓦鲁维对儿子并没有给予太多关心,而把全部时间和感情都倾注在孙子瓦鲁达身上,并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把瓦鲁达培养成为新一代龙披战士,而且是顶尖的龙披战士,能为全族人建立城堡的新的部落领袖。

    瓦鲁达他爸孔武有力,矫健灵敏,反应也很快,是个很不错的猎人,与鳄鱼搏斗兴许比瓦鲁维还轻松,但却心不灵手不巧,不擅利用地形地势,更不擅利用武器和工具,这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很致命的,这大概是长年没有得到父母指点教诲的缘故,素质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启发其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其快速的模仿能力。相比之下,孙子瓦鲁达更显出工巧方面的天份,他能用牛筋弹出石子打地鼠,用妹妹拉的湿屎砌城墙,别人点火都握着两块石头死命敲上半天,他不是,他拿一块石头爬到树上,高高地朝树下另一块石头砸下去,迸出的火星比谁的都多,一点一个准。这里要说到当年枕着他脑袋保护了他小生命的那个树皮卷轴,因为这个缘分,瓦鲁达从小就拿这个卷轴当枕头,一直睡到三岁,有一天他把卷轴打开,开始认真琢磨,过了十天,瓦鲁达他爸打猎回来,发现这个小家伙用湿泥和着自己的屎粑粑,做了一个与卷轴上的图案很相似的泥巴棰状物,乱挥乱舞,虽然味道有点臭,却也不失威风。于是瓦鲁达他爸就知道,这孩子有制造武器的天份。随着瓦鲁达一年一年长大,他模仿卷轴制造的的棰子越来越多,制造材料从泥巴上升到碎木头,大木头,石头,直到树根。瓦鲁维荣归回来,发现了这份卷轴,了解了它的来历,告诉孩子他爸说,这是一种极品天木棰的制造卷轴,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没有缘分得到过,瓦鲁达一生下来就得了这样的宝物,是上天注定了他就是一个战士。

    要成为部落战士,必须学许多许多功课,其中武艺、祭炼、制造武器装备和驯养灵兽最为重要。武艺自不必说,祭炼是护身救命和提高体能的重要法门,功夫高的还能施展魔法;制造武器装备如今看起来不算什么,直接到武器库里领取AK47和子弹,军衣军鞋军帽军用皮带军用袜子军用底裤什么都有,如果你是特种兵,还可以领到夜视镜、卫星导航系统、红外瞄准仪……基本上你就是个摆设,战斗的事情都由各种先进装备去完成。但在冷兵器时代,一件武器的获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件用得不顺手的武器或者一顶破了洞的头盔,甚至一条高兴了自己就断掉的皮带,都是致命的。瓦鲁维有个战友仅仅是扶了扶歪了的头盔——带子松了——就被一头猛犸象踩成了肉饼。而野人之所以能在与野兽长达千年的战争中没有灭绝,优势就在他们能制造使用工具和武器,一件就手的武器对一个野人来说就是大半条命,徒手与剑齿虎、翼龙独斗无疑是以卵击石。而且,一柄石矛经常打不完一场仗就变成了烧火棍,扎着皮腰带上战场的战士回来时经常变成草绳系着树皮的装束,很不够威武,得不到年轻女野人们的欢呼,所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材料制造武器和防具是一个战士的基本生存技能。至于灵兽,大约等于特种兵的夜视镜、卫星导航系统、红外瞄准仪……拥有一只品质优良的灵兽,很多事情就不劳自己亲力亲为了。

    这些功课都要等到瓦鲁达十八岁以后,再到圣城凯岗去学习,那里有专门的修业导师,瓦鲁维现在要教给孙子的是生存技能,过硬的生存技能。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小母翼龙来帮他清剿毒蛇的。

    当年悬崖上小翼龙保护瓦鲁达的故事,瓦鲁举族皆知,瓦鲁维特别向儿子询问了当时的整个过程,并亲自上到山崖上,实地考察那块凸出的崖石,然后跪在崖石上向天膜拜,嘟嘟喃喃地说了一堆谁也听不懂的话。关于这个奇异的事件,我们今天可以有许多解释,比如那只小母翼龙肚子太撑了,对瓦鲁达没有胃口;比如小母翼龙不认识人类的婴儿,她只见过父母们残杀饱餐成年的野人;又比如小母翼龙其实飞回去召唤她的父母兄弟或者同学们前来一起享用一只新鲜出娘胎的小野人,只不过她家实在有点远,等她带着同学们飞回来时,瓦鲁达已经被父亲抱回了家。总之,我们是不会像瓦鲁达的爷爷瓦鲁维那样,以为真的是神灵保佑,委托小母翼龙前来保护这个未来伟大的龙披战士,并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瓦鲁维是瓦鲁族最渊博的最为见多识广的人,现在就连族长遇事也要先找他商量,得到他的意见之后才做决定,只差没有把族长的权杖——插着兽头的猛犸肋骨——传给瓦鲁维,因为这就意味着族长他老人家必须去跳崖,而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并没有达到这个需要。众望所归的瓦鲁维也没有急于接过那根猛犸肋骨,他还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孙子瓦鲁达。

    野人的生存技能并不复杂,也就三项法则:
    一、随时找到吃的不至于饿死;
    二、随时找到安全的睡觉地方不至于梦醒时发现自己已在野兽肚子里;
    三、随时逃命;
   
    这三项法则看上去简单,操作起来却极其不易,就说这貌似最简单的第三项,逃命。你不能在遇见剑齿虎的时候跑上坡路,也不能在发现鱼龙的时候往水里躲,更不能在被翼龙看见的时候还朝天上跑——能跑多高是一回事,判断错误才最致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危险还没发生之前就先发现危险,比如远远看到一群麋鹿狂奔,如果它们跑的是直线,说明没有危险,它们只是在练习长跑,可能要举办野兽奥运会;如果跑的是曲线,那么它们身后必定有老虎、狼或者獒之类的凶残食肉猛兽在猎食,也就是说,这不是和平非暴力的体育运动,而是在疲于奔命;如果它们边跑还边狂蹦乱跳,说明攻击它们的不止一只老虎或者一只獒,而是一群狼或者一群恐爪龙,这是最危险的,要立刻朝与麋鹿去路呈一百度的方向逃跑,因为野兽们在追逐一群目标的时候,一般不喜欢折转方向改追另一目标,这对它们的急停急转瞬时加速能力考验太大,但如果你的方向有偏差,与麋鹿去路相差在六十度以内,那么老虎们顺势拐个小弯给自己改改口味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你的危险系数就无端端狂升了许多倍,完全是犯不着的事情。但超过一百二十度就更犯不着了,几乎等于自动送上门,跑在后面的老虎或狼也许会觉得你活得很不耐烦,一定很乐意停下来等着成全你。

    这种判断和反应能力要靠经验累积,因此瓦鲁维常常突然指着某棵树或某块石头大喝:“狼来了!”然后就能看见瓦鲁达腾地跳到墙上,手脚并用三两下就爬上了屋顶。这说明他反应准确,狼恨透了野人的屋顶,因为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屋顶上那么多美味的人肉流口水。不过妹妹瓦夏的反应就有点错误,她居然爬上爷爷所指的那块石头上面,睁大眼睛扫视一遍,回头说:“爷爷骗人。”

    这也许是史上最早的“狼来了”故事,因为后来瓦鲁维第若干次喊狼来了的时候,瓦鲁达依旧迅速爬上了屋顶,瓦夏照旧跑到瓦鲁维所指的那棵树后面,打算照旧揭露爷爷骗人,却不幸与一头大灰狼迎头打了个照面。瓦夏吓得眼一直,冲大灰狼咧嘴傻笑。大灰狼被瓦夏的笑容搞糊涂了,居然也想学着她的样子咧嘴笑一笑,这才给了黑额獒足够的时间,在瓦夏左侧三丈距离外疾扑过来。瓦夏也迅速爬上了树——这时候她十三岁,难怪其笑容能让大灰狼脑残。

    再说说第一法则,找吃的,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十万年前地球遍布各种植物和动物,而不是水泥,貌似有很多吃的,但如果你随便乱吃的话,后果却比吃水泥还严重。那年头有毒植物举目皆是,动物们也擅长用毒素自保。瓦鲁维在艾卡部落当战士的时候,就曾亲历过一次集体中毒事件,而且中毒的全是婴儿,艾卡大人亲自追查,最后发现是婴儿们喝的牛奶有毒,再追本溯源,发现是出奶的母野牛有毒,但没有再追溯下去,否则也有可能发现是牛吃的草有毒,或者是长草的地有毒。艾卡无比震怒,下令把城里的奶牛全部处死,把提议用牛奶帮助妇女哺育婴儿的人处死——此人先前因为提出这项建议而获得过奖赏。此事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深远,等于把野牛驯化为家牛的时间远远地远远地推迟了几万年。但此事也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在任何文明或不文明的时代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因此才会成为瓦鲁达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便是在德沃山谷,树上结的果实有三分之一种类都是有毒的,地上许多种野菜吃了虽不致命,却会或让你失明或让你耳聋,甚至让人变成傻子。但奇妙的是,有些毒草毒果子混合起来煮成汤汁却有神效,或能让人复明或能让人的听觉灵敏度倍增——这就是祭炼,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将来到凯岗学艺时自会有名师辅导,现在要学的首先是怎么不把自己吃死。

    不把自己吃死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在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的野人时代,不把自己吃死的最佳方法是自己种大米,自己养猪牛,不使用农药、化肥、饲料、防腐剂、杀虫剂、添加剂以及八聚氰胺等等,同时还必须禁止全世界野人使用农药、化肥、饲料、防腐剂、杀虫剂、添加剂以及八聚氰胺等等,否则将导致灌溉用水不安全,煮饭的井水不安全,关进锅里焖红烧肉的空气不安全,误吃了邻居剩饭的猪长的肉不安全,误吃了不安全剩猪肉的鸡下的鸡蛋不安全,误吃了不安全鸡蛋的媳妇不安全……日子还怎么过呀!所幸野人时代没有化肥农药以及任何氰胺,不存在这些问题,但野人时代也没有农耕和畜牧,食品都来自大自然,所以这个法子是行不通的,唯一的自保手段就是把眼睛放亮一点,认识什么叶子有毒,什么果实有营养,什么动物的血液致命,什么野兽的屁股大补,因此野人基本上都是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拿命逼出来的学问,比拿钱买来的文凭管用得多。众所周知,学问不是一天一夜就能学到的,一般来说,从断奶开始学习,学到结婚的年纪,大概十六七岁就毕业了。但这种级别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还只局限于居家生活,如果要做猎人,则在动物学方面还要进修,如果做巫师,在植物学与蒸煮技术方面也要进修。瓦鲁达是被当成战士来培养的,比对猎人的要求更高,必须跨学科多领域提前进修,并且要速成。瓦鲁维希望孙子十六岁就去凯岗,还希望孙子在凯岗的学习效率比同学们高,提前学成出师,所以从幼年开始就以高速度培养各门课程,刚才在说的这门什么课程来着?哦,如何不把自己吃死。书面一点的说法该叫食品安全监督。

    有关瓦鲁维如何培养孙子的过程,因为是从六岁到十六岁漫长的十年,这里就不一一絮叨了,只有一项要稍加罗嗦,就是驯养灵兽。为了培养瓦鲁达对灵兽的兴趣,让他学会与动物沟通感情,瓦鲁维从小就让瓦鲁达养一些没有危险的小动物,原鸡、野兔、鱼、似鸟龙等等,甚至还养了一对专以偷吃恐龙蛋为生的三锥齿兽。大约是在瓦鲁达十岁那年,瓦鲁达他爸打猎带回了一只很大的蛋,让瓦鲁维辨认是哪一种恐龙的蛋。见多识广的瓦鲁维也辨认不出,只说等蛋里的龙孵化出来才知。第二天,瓦鲁达趁大人们都不在家的时候,用石凿砸开了蛋壳,已经孵化成型的一只类似原鸡的动物爬了出来,跌跌撞撞摔进泥土里。瓦鲁达像抱起妹妹瓦夏那样把幼鸟抱起来,喂它吃蚯蚓,灌它喝水,把它藏在屋后那间圈养小木屋里,让它与原鸡和三锥齿兽为伴,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嘟达”。 嘟达似乎很喜欢自己的名字,每次瓦鲁达一叫它,就扑腾着翅膀钻到

    他怀里,一直养到那座小木屋再也容不下它张开两只翅膀。

    瓦鲁维很快就忘记了那只大蛋,忘了有两个月之久,听到屋后“嘟达”的怪异叫声,一问之后再去看时,那只鸟已经长满了黄色的羽毛,个头也已经到了瓦鲁达的肩膀。瓦鲁维一见之下,大惊失色,告诉孙子说,这是天上最恐怖最凶残的统治者:黄昏鸟。

    瓦鲁族有族规,超过麋鹿大小的食肉猛兽是不能喂养的,哪怕你是为了养大后宰杀吃掉,也必须在它个头高于麋鹿屁股之前杀掉,唯一可以例外的,是把它抱去凯岗城,得到驯兽导师的驯化指导(如果能得到雅那城邦的城主雅娜本人的祝福,就更没问题),获得驯养资格,成为你的灵兽。瓦鲁维的黑额獒就是他在凯岗学艺时,在驯兽师指导下驯化的灵兽,后来更得到了雅娜的祝福,因此这只长相凶恶的黑额獒虽然个头堪比一匹小野马,也能在寨里四处安然游走,从未对任何族人与圈养动物造成过伤害。但是眼前这只虽然才两个月大,却已经与瓦鲁达齐肩高的黄昏鸟,其凶猛程度远远超过獒、狼,甚至连剑齿虎看到它高高盘旋在空中,也赶紧找快大石头靠着。几百年前的天空是翼龙一统天下,自从黄昏鸟出世,天空就经常出现鸟龙大战的壮观场面。瓦鲁维在艾卡城外曾经目睹过一次翼龙围攻一对黄昏鸟的战斗,一百多只翼龙遮蔽了半个天空,与一雄一雌两只黄昏鸟一场大战,空中不断掉下受伤的翼龙,如雨乱坠,摔成四分五裂。虽然那对黄昏鸟最后落败,雌死雄逃,但地面上摔落的翼龙尸体却多达三十多只。

    瓦鲁维不敢自作主张,就用藤丝绳把嘟达的翅膀捆紧,把鸟嘴用兽皮包上,带着孙子一起去见族长。

    族长把包在鸟嘴上的兽皮解下,嘟达就猛然张开大嘴,果然嘴里长了两排尖牙,艳红的长舌像毒蛇信一样吐出,族长急忙缩手,险被鸟嘴咬到。族长说:“是它,是它们差一点灭了我们全族。”

    那是五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时候瓦鲁维还没出生,族长也不过是六岁的孩子。六只黄昏鸟飞过德沃山谷瓦鲁人寨子上空,它们的习性是一到肚子饿时就围剿聚餐,见什么吃什么,任何动物只要遇上它们开饭的时间,基本无一幸免。人类建造的木棚屋也阻挡不了黄昏鸟的翅膀,何况它们的脚上长有类似恐爪龙那样的尖利钢爪,碗口粗的木桩都经不住它的脚爪一割,房子瞬间崩塌。那一日,瓦鲁族人只有躲进了地窖的少数得以保全性命,猎人们奋勇与黄昏鸟作战,那些因身高体胖而把地窖空间让给了孩子与瘦小者的妇女,裸露在地面上,勇敢地为猎人们充当了诱饵。一场大战过后,地面上再无存活者,尸骨不剩寸肉,陪伴他们的是一只黄昏鸟的尸体,其他吃饱了的黄昏鸟早已展翅远飞。孩子与妇女、老人们钻出地窖,收拾亲人的尸骨,重新开始生活。

    六岁时留下的残酷记忆,让族长对黄昏鸟恨之入骨,他返身取下挂在墙上的石斧,准备一斧头砍下这只幼年黄昏鸟的头。这时候瓦鲁达却做了个大不敬的动作,抢身上去挡在族长身前,抱住嘟达的头。

    黄昏鸟的个头并不大,成年后的高度大约也就到一个成年人的肩膀,但它的两只翅膀展开的距离很长,飞行速度惊人,空中转身灵活,且脖子粗壮,尖牙锋利,兼有厚厚的羽毛护体,翼龙虽然与之个头相当,却是全身裸皮,经不住它的利爪抓割,而且没有羽毛借力,翼龙飞翔时体力消耗很大,需要不时着陆休息。黄昏鸟却可以任意翱翔多时,往往趁着翼龙体力不支需要着陆时发动迅猛攻击,明显占了体力优势,而且不易受伤,被扯落羽毛也无大碍。翼龙被撕烂的皮肉要恢复起来可不那么容易了,翅膀断裂后通常都难以复原,即时就被群体抛弃。落单又再上不了天的翼龙,只有等着葬身其他野兽腹中的命运。眼前这只黄昏鸟虽未成年,尖牙利齿却已初成,被圈在棚中不曾飞翔,但它展翅上天的本性已现,被捆绑的双翅始终在挣扎,所幸它一直被瓦鲁达亲手喂养,尚未暴露其凶残天技,也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被瓦鲁达一抱,如小鸟依人一般埋进瓦鲁达怀里,温顺乖巧。

    族长叹了一口气,收起石斧,对瓦鲁维说:“这孩子不懂黄昏鸟的凶险,我不怪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过,我不想任何一个族人再见到这只鸟,包括你们。”
瓦鲁维就把孙子和嘟达带上了山。

    瓦鲁维决定把黄昏鸟放归天空,这让瓦鲁达很舍不得,哭了起来。瓦鲁达与这只鸟很投缘,从它出蛋壳那一刻起,就在他的呵护下成长,它比之前养过的任何动物都听话,哪怕它前天吃掉了一只肥硕的三锥齿兽,瓦鲁达也没有责怪它,只可惜了那一堆好肉,这种三锥齿兽肉腌了后不会发硬,很适合给牙力不足的妹妹吃。眼下爷爷要把嘟达放走,瓦鲁达实在舍不得,可爷爷让他选择,要么放走,要么宰杀了给全家吃肉。瓦鲁达当然只能选择前者。

    放走黄昏鸟的时候,瓦夏比哥哥瓦鲁达哭得更伤心,她与哥哥一起喂养这长着美丽黄色羽毛的大鸟,感情不是一般的好。
   
    嘟达似乎理解这个孩子的感情,在尝试了飞上天空的喜悦之后,盘旋在爷孙俩的头顶久久不去,以至于瓦鲁维不得不连甩十几块石片驱赶它,以免它招来同类,祸及族人。

    十岁的瓦鲁达和八岁的瓦夏都不知道大人为什么不能容忍这么一只可爱乖巧的鸟,兄妹似乎约好一般,整整一个月不理睬爷爷。瓦鲁维既不劝也不安慰,他并不反对人与动物建立感情,如果动物对人也有这样的感情,这世界就和平多了。

未完待续......

===========================
作者:杨帆
作家、编剧
曾创作小说:
棋盘园主义、《不共戴天》等。
把地窖空间让给了孩子与瘦小者的妇女,裸露在地面上,勇敢地为猎人们充当了诱饵
生存啊...
返回列表